關于睡眠對人體健康的作用的爭論已經經歷了幾十年的時間,人與其它動物在缺乏睡眠的時候回虛弱甚至死亡,但為什么睡眠如此重要呢?
2003年,來自威斯康星睡眠與意識研究中心的心理學家Chiara Cirelli等人提出了"突觸穩態假說",該假說認為睡眠是我們大腦能夠保持彈性以及保持學習新事物能力的代價。
(圖片來源:CC0 Public Domain)
幾年前,研究者們為了尋找支持這一假說的論據,開展了一項維持四年的研究。在2017年發表在《Science》雜志上的一篇文章中,作者提供了支持這一假說的直接證據。而最近來自威斯康星大學醫學與公共健康學院的教授Chiara Cirelli又對這一研究進行了擴展,相關結果在最近召開的AAAS年會上得到了展示。
電子顯微鏡照片通過展示小鼠大腦內部的結構,提供了大腦每天活動的情況:我們的突觸,即神經元之間的鏈接,能夠在白天接受刺激之后變得又大又強,而在睡眠的時候突觸又會縮短20%,從而為第二天的進一步生長與學習提供空間。
制作與拍攝圖像時作者并不清楚樣本來源的小鼠處于清醒還是睡眠的狀態,但當他們最終破譯這一"密碼"并且將其與以往的圖片對應之后,作者們發現小鼠睡眠階段突觸的長度相比清醒階段會小18%左右。這一現象在大腦皮層的各個部位都存在。
這一結果進一步驗證了"突觸穩態假說",即睡眠的作用之一是為了調節突觸的強度。
資訊出處:To sleep, perchance to forg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