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來自杜克大學醫學院的研究者們利用基因組分析手段深入理解了腸道組織病變(intestinal metaplasia,IM)對于胃癌發生的影響。眾所周知,IM是胃癌發生的重要風險因子,患有IM的患者患胃癌的幾率是其他人群的六倍。這項研究則著重于其中的機制,相關結果發表在最近一期的《Cancer Cell》雜志上。這項研究同時能夠幫助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患者診斷癌癥的發生風險。
圖片來自:https://www.vcg.com/
根據WHO的數據,胃癌是世界上死亡風險第三高的癌癥,這類疾病被認為是由幽門螺桿菌感染引發,不過如果治療及時,還是能夠治愈的。不幸的是,三分之二以上的胃癌患者被診斷時已經處于晚期階段。
該研究的作者,來自杜克大學醫學院的Patrick Tan教授稱他們的研究首次系統性地繪制了IM發病過程中遺傳變異特征,從而能夠更好地預測疾病的發生與發展。該研究的共同作者Yeoh Khay Guan博士稱,這項研究是目前為止規模最大的IM相關研究,這些新發現將有助于理解為什么某些人群具有更高的患胃癌的風險。
研究者們對有3000名志愿者參與的追蹤調查數據進行了分析,系統性地展示了IM預測胃癌發生風險的準確性,這一遺傳學分析能夠幫助鑒定出患胃癌的風險高低。研究者們目前正在利用這一結果尋找潛在的生物標志物,希望能夠更加準確地鑒定具有高風險的潛在胃癌患者。
資訊出處:Landmark genetic study better predicts stomach cancer
原始出處:Kie Kyon Huang et al, Genomic and Epigenomic Profiling of High-Risk Intestinal Metaplasia Reveals Molecular Determinants of Progression to Gastric Cancer, Cancer Cell (2017). DOI: 10.1016/j.ccell.2017.11.018